王惠琳
所望之事的实底,未见之事的确据
文章数量:17
点击人次:126481
- ·我的日志(17)
- ·大多数人在这个行业里成功了吗?处境怎么样?劳累、艰辛、有压力、无保障,原因是什么?因为往往公司不稳定,或管理不到位,所以中间要频繁更换,事实真相是这些 大多数人在这个行业里成功了吗?处境怎么样? 劳累、艰辛、有压力、无保障,原因是什么?因为往往公司不稳定,或管理不到位,所以中间要频繁更换,事实真相是这些人大多数都没有从错误中学到教训,他们只是不断从一个错误的公司跳到另一个错误的公司。所以每做一家公司都要从头起步一次,多数人几年来都始终处于起步阶段,起步阶段是付出最多,但回报却是最少的,从直销进入中国内地发展到现在的局面,从另一个角度可以说大多数国人的选择是错误的,假设当初每个人在选择的时候都能理智的考虑,那么大家所一直梦想的已经是今天所拥有的,因为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在于我们选择公司的时候,首先是缺少一个硬指标:公司已经成功,它必须是一个事实上在直销业已经成功的公司。每一家新公司的老板在开发市场的初期都给我们打保票说:“我们三年追上某某公司,五年达到某某规模,守法经营、永续经营”,这些公司和事实上已经成功的原国际化大公司相距万里。这样的公司实际上是一颗幼苗,我们每次都把它当成一颗参天大树。所以我们每次参与之后,都发现自己判断有误。选择的时候如果发生判断的错误,一开始就注定了将来会半途而废。 如果我们选择参天大树,也有一个问题。全球前十名最大的直销公司中,多数公司制度上难度很大,主要是小组业绩要求很高,很多人完不成小组业绩,赚不到网络奖金,他们做到一定阶段就会重新选择。你的团队也许能够发展到1000人2000人,但1-2年后剩下的也许不到100人(残部),这时如果你想换另外一家公司,这些人还会指责你:你把我们带进来,你让我们在这里坚持,你怎么走人了?95%做不下去的(在已经成功的国际化大公司里),是因为完不成小组业绩,拿不到自己想拿的奖金。制度上难度很大的公司,人们是因为误解而加入,因为了解而放弃。 在全球最大品牌的十家公司中,只有少数几家公司没有小组业绩,仅有微不足道的个人业绩要求。大部分人都能完成这样的业绩,可以轻松地赚到钱,没有任何过分的压力,产品品质又超常优异;选择这样的公司相对来说成功率要高于其它公司。 跟这个行业里已经成功的公司合作会给你带来什么呢?会给你带来循环性的收入。 这个行业真正的魅力是循环性收入。在一到二年的时间里你坚定地努力,当取得成果的时候,这个成果将影响你的一生,也就是说你一生的财富目标,可以在一件事情上跨越性地实现。你的收入不仅高于一般行业,而且当你停下来不做的时候,你的收入不会中断,甚至更高。 有的人重视在这个行业里赚钱,但对循环性收入不够重视。其实只有循环性的收入才能使你梦想成真,有的公司短期能赚些钱,但令你错过了循环性收入的商机,这种公司使你梦想成空。有的人认为哪家直销公司都是循环性收入,其实大多数不是。 什么样的公司是能够带来循环性的收入呢?只有公司的稳定性没有一丝一毫的问题的成熟公司。必须具备四个要素:1、度过5年以上的风险期。2、世界顶级品牌,最好业绩在前十名以内。3、成长速度快。4、奖励计划基本不变。5、市场还未开发。若要选择一个能带来循环性收入的公司,就不要再被市场上眼花缭乱的公司所吸引,有的公司制度极为诱人,但那种公司由于刚开业,处于求生存阶段;会片面迎合直销商的投机心理,制度和管理方面都有后患,直销业为何有大量的人跳来跳去成为“直销难民”,就是由于不断地被这样的公司干扰了视线,总想挑选最省事、赚钱最快的公司。事实上,很多领导人的意志力已经被这些蒙蔽双眼赚钱快的空泛承诺所摧毁,通常这些承诺所持续的时间长度都不足以让他们从发财梦中觉醒。 在判断循环性商机的四个要素中,为何必须要求有5年以上的时间,又为何必须是世界最大品牌呢? 先谈第一个问题,在直销业中,公司的成功率非常低,表面上看每一家公司似乎前景都特别好;而最终能够成功的公司却廖廖无几。 2001年世界直销联盟有一个统计,在2001年之前全世界共诞生过3万多家直销公司,但超过十年以上历史的公司却只有29家。也就是说,大多数直销企业都走不到5年。5年,是直销企业的风险期、考验期,5年之内该发生的问题都会发生。在这5年期间,每年公司的营业状况都有急转直下的可能性。 再谈关于第2个问题:循环性收入公司为何必须是世界十大品牌公司呢? 据世界直销联盟预计,未来的局面是:世界上最大品牌的公司,占有直销业市场份额的40%~50%,而另外50%~60%的市场份额将由近20000家以上的公司来竞争,每家中小公司每年占有的市场份额都在发生变化。所以一般的公司难以稳定持久就显而易见了。由于直销公司的成功率较低,所以如果你不选择最大品牌的公司,那么你至少要经营十家以上的直销公司,也就是说你需要领导十个不同的团队,或许仅有个别公司做得长一些,那就只能做完一家再做另一家,频繁更换,无数次辛苦劳累,或许仅有一家公司能为你带来略为长久的回报。今后,越来越多的人将明白:循环性的收入才是我们从事这一行业的真正目的。因为你只要辛苦一次就足以让你彻底成功。 中国直销业开放的时刻,将在中国出现白热化的竞争,所以很多现有的小公司将会瞬间消失。今后1-2年内是不断洗牌之后大放异彩的品牌公司。 这是一个靠品牌生存的世界,每一个世界级的大品牌如:可口可乐、麦当劳、奔驰、宝马、索尼、三星,占领任何一个市场都不成问题。每一个世界品牌都有惊人的含金量,是一个天文数字,当我们和世界品牌携手同行的时候,那个品牌的含金量会给你带来市场,带来金钱,但每一个行业里,真正的世界最大品牌公司不会超过十个。 在这个行业里,无论怎样精明的人,都非常容易选错公司,因为选择的关键时刻常常忘记和忽略那几个关键的因素。所以,你常会看到,有些很聪明很有能力的人,经济状况也没有改善。如果在2001年到2012年间你的选择有误,并不要紧,因为你仍然有机会重新选择,而2013年你若再次选错,很可能会错过最重要的时机。你一生中错过多少次机会?这可能就是你最后一次机会!请务必把握! 我们知道任何一家国际化大品牌的公司,在进入任何一个国家的市场,往往开业之际就有人成功,开业之时就是举行表彰大会之日,那是因为很多人善于把握最佳时机,提前运作。往往一个好公司开业之初就会有数万人一起加入,如果这几万人当中有你的下属1000人或几百人,你就会直接成为成功者,从而大大缩短了人生奋斗的历程,这需要你尽可能地提前介入,提前做准备,尽可能在运作条件不太成熟的阶段勇敢地抓住时机;别等万事俱备,时机的特征就是稍纵即逝。 如果你的能力不是特别强,那么你选择的时候应该极其严格、认真,因为你经不起太多的失败。不善于选择的人,将彻底错过这一行里循环性收入的机会。有些人放弃机会,是因为害怕难度,觉得这件事可能有点难,不敢面对小小的挑战,所以成功者总能看到困难后面的机会,而失败者他总是看到机会前面的困难;不同的思维就决定了不同的人生;这些人今后的人生将会更加艰难………… 最幸福的人和最苦命的人都在这个行业里,其差异就在于选择时的眼光,这个行业到底有没有保障 关键也就在于你选择什么样的公司。 你不可以错过大品牌的直销公司,也不可以误入大品牌直销公司中制度上难度太大的公司。如果这两个方面你有失误,在这一行业里,你将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会进入这个行业里的怪圈:不断地重新选择,不断地跳槽,不断地从头开始………… 中国直销立法和直销市场的开放,意味着国人加入直销行业的数量将会暴增;选择这篇文章,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理智,为了避免更多的惨剧;毕竟,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 ·现在的法规弹性大得狠。深究起来,哪家拿牌的公司不是传销?!要治你,是分分钟钟的事。把你养肥了,ZF就杀你吃肉了。悲哀。
- ·说得很好,中国不能只讲中国国情,也要讲国际法则。现在社会,直销已成为社会经济一个重要的通路之一,应该从法律的框架下放开,让更多有梦想的创业者透过这个创业模式达到成功,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 ·中国的直销法还有待健全,国家出于很多种原因的考虑,也许做出的结论不合人意。直销人,只能耐心的等待社会有朝一日能给予认可,当然,到那个时候,也许有太多的人已经财务自由了。
- ·3月各地都在要求直销企业完整报备各项信息,力度前所未有。王总你看这是什么前兆?
- 【原创】 “骆超事件”10周年祭
-
我的日志
“骆超事件”10周年祭
--写于2011年3月23日
翻看日历,发现到昨天(3-22),恰好是我的恩师骆超先生与安利中国闹出那场风波十周年的日子。
其实,作为当年中国直销界影响最大的事件,我并不是现场亲历者。但那时候,我正好刚刚加盟耶格系统,听说我身边的一些到北京安利公司绝食和静坐的人讲述经历。当时的印象和感触不深,但今天看来,这一事件以及事件给中国直销界带来的启示,应该还是有价值的。
限于当初的事件主角仍然在这个行业中打拼,我不想做更多评论。只把见于传媒的一些报道摘录于此,或者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材料。
一、以下是《21世纪经济报道》的文章,原文标题是《直销立法前夜》。我只选录了其中一部分内容。
2000年,郑李锦芬她们苦心设计的管理制度开始考验她的智商,新的矛盾出现了。
当年,安利全面提升形象,让当家产品纽崔莱隆重入市。这一年,安利的销售额飞升至近20亿元。
2001年,正值安利的6周年庆典,发生了“骆超事件”。
骆超是原来安利在全球的5大经销商队伍中耶格系统的一个人物。据说,此人培训功夫甚为了得,对销售人员的吸引力很强,会把其他系统的人大量吸走。2001年3月,骆超以“英特莱德”公司的名义先后在南京、秦皇岛等地组织跨地区的上千人培训活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安利公司感到名声受损,认定这些活动未经公司许可,便与这家公司紧急磋商,“敦促其取消了原定的部分会议”,同时在其内部《业务信息速递》上明文反对。
矛盾由此而升级。2001年3月22日,安利的40多名营销人员在一个营业主任带领下,进入安利北京分公司办公室,连续静坐、绝食五天四夜,要求赔偿取消会议造成的经济损失。安利坚决不允,营销人员也不让步。安利对主要责任人作出终止劳务合同的处分。
营销人员还提出了放开会议管理,撤销对某些人的处分等要求,但安利最后都没有答应。尤其让郑李锦芬无法接受的是强迫公司无条件满足要求。
2001年3月,吴仪国务委员会见安利的狄克·狄维士时,提出安利公司应加强对营销人员的管理,提升他们的素质。
4月,安利在全国全面整顿营销队伍、暂停新营业代表和经销商申请,停止一切分享会议,对310位营业经理和800多位营业主任再培训,建立对他们的考核制度,对讲师进行资格考核和考试。
“再培训是让大家充分理解安利是如何配合政府要求转型的。”郑李锦芬说。
6月,安利出台了安利中国违规行为处理方法,从“书面警告”到“终止户籍”,定出八级处分,并列出18种违规情况。
当年12月,安利发现部分营销人员举行和参加培训时一再出现违规行为,再通知整顿。
不久,国家外经贸部、工商总局和经贸委联合指出安利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安利进行整顿。于是,安利进行了开业7年来最大力度、最大规模的队伍整顿,出台九项措施。引文网址:http://www.21cbh.com/HTML/2004-3-22/14543.html
二、当年的《中国经营报》报道了“骆超事件”(也被人称为“英特莱德事件”)。该报的报道,到今天看起来,都是客观的。而且有深度。
3月22日,安利50多名营业代表因培训问题与安利公司发生了冲突(见本报3月29日头版)。就代表们所关心的一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安利(中国)公司副总裁黄德荫先生。
记者:营销代表拥有选择和参加各种合理、合法培训课程的自主权;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有权选择和自由参加各种合法学习的机会,安利公司为什么制止营业代表参加培训?
黄德荫:一方面安利公司理解营销人员渴望学习的迫切心情,并不反对、干涉营销人员选择参与其他各种合理合法的培训活动。
但是安利公司对营销人员负有教育、管理的义务,对其在公司授权范围内的业务活动也必须承担责任。如果营销人员都可以随意通过自行注册的公司或其他公司的名义组织培训会,而会议的讲课人及参加者多为安利营销人员或有意成为安利营销人员者,会议主题多为安利事业或以发展安利业务为最终目的,这样的会议势必给安利公司的管理带来混乱,因此公司必须制定严格的会议制度,针对会议人数、费用、内容等进行管理和监督,对有明显规避公司管理之嫌的,公司必须予以坚决制止或处罚。
记者:除了会议人数、费用、内容的区别外,安利是否还考虑到其他因素?
黄德荫:国情不同,市场有别。海外市场的营运做法很难全部照搬,况且安利(中国)的营运方式与安利在其他市场的运作方式本质完全不同。海外的销售方式是直销,在中国则为店铺加雇佣推销人员。海外的直销员是独立的经营体,在中国,营业代表是公司的推销员,与公司签有劳动合同,其培训直接受公司管理。
近期,安利(中国)发现有个别营销人员以另行注册的其他公司名义开展与安利业务有关的“培训活动”,引起了各地市民的投诉和政府部门的密切关注,部分地区的工商部门曾介入查处,新闻媒体也曾以“非法传销”为题进行追踪报道,公司也多次受到有关方面的质询,致使安利(中国)的运作管理受到外界误解,形象受到损害。同时,这些规避公司会议监督和管理的行为也使广大守规经营的营销人员的正常业务受到冲击,在市场中造成了相当严重的负面影响。
为严格履行公司规范、管理营销人员的责任,维护公司营业守则的权威,公司已向相关营业主任、经理致函通知即刻停止参与此类活动,并对曾在上述培训会议中出任演讲嘉宾及参与组织会议的营销人员致函警告。为避免此类违规行为的再度出现,安利(中国)亦于3月12日向全国营业主任及以上人员发布了《业务信息速递》,重申了公司的严正立场。
大多数相关营销人员对公司的立场表示理解,愿意配合公司的管理,自觉不再参加此类会议。公司对此表示赞赏。
记者:安利中国华北业务部3月12日临时不让营销人员参加英特莱德公司秦皇岛会议,安利公司是否应继续解决由于临时取消此会议而给营业代表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黄德荫:此次取消会议的决定是会议的主要举办单位“英特莱德”公司做出的,因为他们亦认识到此类培训会议的不恰当,所以并非安利(中国)公司取消。
对英特莱德公司取消此次会议给部分营销人员造成的损失,营销人员应该与英特莱德公司协商解决。
记者:在营业代表所写的致政府有关部门的信中甚至写道:安利公司希望所有营业代表都参加它的培训,而英特莱德公司触及了安利公司会议和培训资料方面的经济利益。而对于营销人员包括骆超先生奖衔承认和奖金发放问题,是否如营业代表所称这是“经济纠纷”与“劳资纠纷”,如果是,为何双方不能寻找和解的途径?
黄德荫:就营业代表的所作所为看,性质绝非如此。首先,这不是经济纠纷。
安利公司与英特莱德公司在中国向来没有业务来往,更无经济利益纠纷。英特莱德公司是以举办人员培训、收取培训费和教材费为利润的,而安利公司是以销售产品为主,从来不以培训会议谋利,安利公司每年为教育培训推销人员正常投入费用就有1200万元人民币,根本不存在经济利益冲突。
我公司是在看到2001年2月26日南京《金陵晚报》“未来战士来宁授课?”一文后,才知道英特莱德公司在中国已经注册并进行与安利业务有关的培训活动的。公司得知后,立即与他们进行了交涉,该公司也同意取消原定的会议。因此闹事人员提出的“对因英特莱德公司取消会议所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的要求,也应直接与英特莱德公司交涉,与我公司无关。
其次,这不是劳资纠纷。这方面他们提出,要求公司返还扣发个别营销人员的工资奖金。依据公司记录,滋事人员所在部门只有8人因为违反公司条例而被扣发奖金,这是公司根据营业守则对个别人所做的处分,是公司的一种管理行为,无所谓劳资纠纷。
他们提出,要求公司撤销对北京滞留事件牵头人赵小菲等人进行的处罚,恢复其营销人员资格。而实际上,这是公司对违反公司规定的营销人员,按营业守则正常给予的处分。若其本人不服,完全可以按公司规定的程序进行申诉,甚至向国家劳动仲裁及法律部门进行申诉,而绝不应该以这种聚众闹事、向公司与政府施压的方式,影响公司的正常业务经营和正常的社会秩序。
种种迹象证明,这一事件是一场个别人有组织、有计划的以聚众闹事方式向公司施压,妨碍公司管理的恶性事件。它不但严重影响了公司正常的经营活动,同时也已发展成为危害社会稳定的因素,因而并非单纯是公司内部问题。对于这一连串事件,我们已经向有关部门做了报告。本着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安利公司郑重请求各地政府有关部门对已经发生和可能发生的此类事件给予关注与警惕,并对公司在遭遇此类情况时给予及时、有力的保护。
记者:营业代表要求立刻恢复赵小菲等人的户籍,并不追究参与者的责任,安利公司是否会接受此要求?
黄德荫:《安利营销人员营业守则》第7.2条规定:“营销人员违反本守则,或其行为有损安利企业形象,安利(中国)有权按情节轻重,逐案决定对该营销人员的处分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立即取消其营销人员的资格等。”如果赵小菲对公司决定不服,可依正常途径提出重审要求,或循其他解决途径。对于其他参与者,安利公司已多次表明态度,只要他们转变态度,配合公司的管理与公安部门工作,公司都可对其不再予以追究。但是如果仍然有人不循正常、理性渠道,而以纠结滋事向公司施压的方式要求公司满足其要求,则公司会保留对相关人员依据公司有关规定实施处罚的权利。
一个公司不会因为一群人给压力就同意他们的要求,“什么时候认可我的奖衔”?这个问题就好像你对自己的公司说:“什么时候给我一个总经理做?”我们是无法给出书面保证的,包括奖金的问题员工也不应该用群体向公司施压的方式解决,这是一种不正常的表达方式。这些问题完全可以找公司或循法律途径解决。
记者:营业代表的损失除了“培训费和相关费用”之外,是否还有其他损失?
黄德荫:安利公司转型后与传统商业的一个重大区别在于培训营销人员和利用会议形式向销售人员和消费者推介产品。但这种培训和会议控制不当往往会搀杂不健康色彩甚至为被禁止的传销招魂。因此安利公司近期一直不断地加强对培训和会议的管理:控制会议规模一般不超过400人;控制会议次数,会议培训必须报批;控制会议质量,具备公司认可资格的人员方可讲课;控制会议收费,一般不超过20元。公司的这些控制措施保证了转型后两年多时间,十万余人的队伍稳定和健康,为安利公司赢得了外界的认可,争取了良好发展环境。但公司个别营销人员为逃避培训、会议管理,在外另打招牌,开展安利业务培训。这些活动弊端甚多,一是参加人员多跨省市,成分复杂、规模过大,动辄上千人不易控制;二是内容无保证,与公司的经营理念并不接轨。三是靠收费牟取暴利,凡此种种给安利公司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公司为严格自律,防止这些以安利业务为对象的会议泛滥给政府添乱,影响社会稳定,断然采取了以下措施:1、重申严格执行会议管理制度。2、商请英特莱德公司停办部分会议。3、要求安利人员不要参加外单位举办的安利业务培训会。4、对个别不听劝阻、一意孤行、违规办会、率众参会的人员,依公司制度予以处理。5、向外界说明英特莱德等公司以营利为目的的培训会。尽管其内容涉及安利业务,但安利公司不承认、不支持这类培训,由此而发生的法律责任应由举办单位承担。
以上做法,维护了安利公司守法经营的形象,但由此也断了个别人利用培训收取门票、讲课费的财路。因为一些营业代表与英特莱德共同举办的培训费用通常收费100元,再加上材料费等,一场培训下来就有很大的收益。三、千龙新闻网的报道
26日,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的一位业务代表告诉记者说,25日晚上,在安利北京分公司,有50多名安利公司的业务代表同该公司领导进行业务交涉时,一名业务代表被公司指使的保安打伤,并且他们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
记者随即就此事进行了采访。
“他们把我们一个一个往外拽,甚至还动手打人。”
26日下午,记者见到了这位业务代表。她对记者说:“我是安利公司的一名临时雇员,因为和公司在经济问题上有一些纠纷,我们在公司已经待了4天了。25日晚上,他们想让我们走,但又不能给我们一个满意的说法。当晚就对我们动手。大概有七八个员工——都是小伙子,把我们一个一个往外拽,甚至还动手打人。”
据这位业务代表介绍,当时他们就有一个人被打伤,在地上躺着。但是这50多位业务代表仍然有礼有节,没有动手,只是把他们的人往回拽,但那七八个员工“对他们又踢又踹”。
“我们也报警了,打了十几遍110也没有人来。这样他们就拽走了三个人,有一个人被打伤。后来,我们拿出了录音机说,如果他们再继续,我们就录音,他们这才停止了往外拉人。”这位业务代表说。
这位业务代表还告诉记者说:“后来他们就不让我们出入了,连厕所也不让去了。我是出来了,现在是出去可以,但出来后就不能再回去。我们都是外地来的,从25日到现在,已经一天没有进水进食了。今天上午,有一个人心脏病犯了,我们打120送到协和医院了。”
据她介绍,在里面的人体力上已经支持不住了,从3月22日到26日上午,已经五天四夜了,他们一直没有睡觉,40多人挤在一个几十平方米的会议室里。
据她说,25日晚上,公司给了他们答复,但他们不能接受。
这位业务代表认为,虽然对答复不满意,还双方可以继续沟通,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也可以通过第三方解决;但公司对他们“动粗”。
“我们也没有办法了。”这位业务代表说。
“我们没有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他们已经不是公司的人了,我们不会让他们进来闹事。”
26日,在事发地点——位于东长安街1号东方广场W1座205室的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记者看到,有五名保安分两排站在公司门口,里面一位女士正在隔着玻璃门和门外的另一位女士说话。
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对外事务高级经理佟鸿力接待了记者,并向记者出示了《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重要声明》(以下简称《声明》)、《安利公司对营销人员所提要求的回复》(以下简称《回复》)、《3月22日至25日安利公司北京分公司被滋扰事件始末》(以下简称《始末》)等文件。
佟鸿力告诉记者,所有这些声明和对所提问题的回复都已经给滞留的营销人员发放了。
据安利提供的这些资料称,安利(中国)于1995年开业,以一贯的直销方式经营。1998年6月18日,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国内贸易局联合下发《关于外商投资传销企业转变销售方式有关问题的通知》(外经贸资发第455号),对原外商投资传销公司转型事宜作出明确规定。1998年7月,经外经贸部、国家工商局和内贸局联合批准,安利(中国)采用“店铺销售加雇佣推销员”的方式恢复经营。
安利公司在《声明》中称,近期,安利(中国)发现有个别营销人员以另行注册的其他公司名义开展与安利业务有关的“培训活动”,引起了各地市民的投诉和政府部门的密切关注,部分地区的工商部门曾介入查处,新闻媒体也曾以“非法传销”为题进行追踪报道,致使安利(中国)的运作管理受到外界误解,形象受到损害。这类会议的主要举办单位之一“英特莱德”公司亦认识到此类培训会议的不恰当,取消了原定召开的会议。大多数相关营销人员对公司的立场表示理解,自觉不再参加此类会议。
来源:[千龙网]
2011-04-11 03:18:00
骆超做的都是断子绝孙的事,将来所有的报应都会降临到骆天身上,看的吧2011-04-17 15:08:31
骆超又离开隆力奇了。2011-04-25 17:38:34
直销公司人去人留是很正常的最主要的是自己给自己定位有更多交流咨询可联系QQ:3935007212011-04-30 16:01:33
骆超已成臭狗屎!2011-05-10 17:19:49
昨天还信誓旦旦的承诺,今天就不负责任的离去,你的营销教父,实则虚名,难符其实。QQ:763370282011-05-12 15:38:47
骆超是直销界得毒品,沾不得!!2011-05-12 17:54:14
日前骆超正在和厦门“今日”商谈,有关消息将进步报道2011-05-18 11:17:17
不要将他神化了,被忽悠了还当他是神!S132011-05-22 10:48:17
你了解骆超吗? 他自称为“自销教父”其实他从参加第一天起就是传销。他参加过,安利、天狮、三一盛世、傲普、富迪、隆力奇等等公司。可谓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他是一个骗子、大骗子加小骗子。实际是一特大骗子!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到全国各地忽悠,充分利用《厚黑学》的核心,吹、哄、骗、坑,害得听他话的人、跟他跑的人、追随他的人,卖房、卖车、卖牛、卖猪,倾家荡产,也没赚到一分钱。甚至有的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他自己告诉大家:一定要学会编故事。要画大馅饼……。他开始说他拉地板车送煤。家庭出身贫寒,以后开酒楼、办超市赚了几千万,又亏了五百多万。参加直销(传销)又赚了几千万.。自己一天读一本书,有时一天看三本书。又说他父母亲都是专家教授、高级知识分子等等——光环普照。揭开画皮,大家真不知他是山东济南人还是山东济宁人?什么学历?结过几次婚,离过几次婚?他的真实身份是什么?有没有前科?他没有一句真话、实话,都是吹牛的骗人的话。他是坑蒙拐骗的高手。现在不知道他在哪里?又准备去骗哪家单位、哪家公司,骗哪些人?骆超父子离开隆力奇,对隆力奇是件大好事。但他自导自演从隆力奇又骗走了不少钱(至少9位数以上)。他虽然溜走了,但他坑苦了,坑害了追随他的人。哪知他又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呢?如有了解他的人,请揭开他的画皮,提供信息资料,防止更多的人上他的当,受他的骗!!!2011-05-26 02:46:12
其实好好的做你的系统不是很好吗?现在落的身无分文,和难民一样图的啥?2011-10-13 22:05:24
英特莱德国际服务有限公司(又称耶格系统)。由德士特.耶格和他领导下的独立生意人所拥有,于1978年建立,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数百万人提供有关商业运作,经济管理,生活家庭等各个方面的资讯和培训,使成千上万的人获得事业家庭的双丰收。耶格系统是世界三大成人培训机构之一,专门培训人们在二十一世纪如何正确思考和正确创业的!给普通人提供一个创业平台,提供一个2到5年的个人事业机会!1998年英特莱德成功的进入中国,在中国大陆开展成人非学历性素质教育,帮助国民认清现在这个多变的社会,并且能够从中把握事业良机获得事业、家庭、社交等全方面的成功。 英特莱德的历程,它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功地向全球的自由企业家提供高级业务培训会议和各种材料.今天,英特莱德公司已成为教育、激励、动员的强大动力源,它帮助世界各地的人们了解这个高效运作的系统,并通过它来创造成功的生活和事业.英特莱德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南卡罗来那州福特米尔城,拥有总面积近40万平方英尺(37000平方米)的办公及储运设施,现有职员300多人...... 有关资料表明,全球产生百万富翁最多的公司是微软公司,其次就是英特莱德公司,但是最大的区别是微软公司的百万富翁都是高科技人才,而英特莱德公司的百万富翁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他们有农民,工人,教师,医生,等等各行各业的人士,因此英特莱德公司又被称为百万富翁的联合企业,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另据资料显示,与英特莱德合作时间达15年以上的自由企业家们平均拥有7个以上的个人生意,而创始人德士特.耶格先生本人更是三十多家企业的董事长,他是一位亿万富翁,生意人,演讲家,激励大师,全心全意的丈夫和父亲,也是美国最有影响力,最成功的商界领袖之一...... 在他的新作《追求》一书中,他谈到:“我和最近的五位美国总统都有私交,对我这样一个来自纽约州罗马镇,英语不好,几乎没念完中学的人来说,这已经算不错了......” 有一件事是肯定的,今天,看了这段文字,了解了这家公司,将来您就不能对您的子孙后代说:“我当时不知道......”当他们向你打听21世纪初的繁荣景象时,你怎么回答呢?你会说你如何装备了自己,把握住了机会,还是找个借口解释你为何又错过了机会呢?停下来想一想,你一生中还有多少这样的机会呢?! 中国耶格系统第一领导人(邓少筠)是我的导师和教练。想了解(耶格系统)的朋友请与我联系电话13311080338 北京创业交流群1799102292011-11-17 13:20:12
没有价值观,没定力。让车撞死吧2012-09-24 14:02:36
好像都是辱骂声;但是客观的分析;是不是大家觉得这个骆超对自己的言行不负责任呢;但是大家想想自己;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任了吗?既然自己选择了;都是常年人就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不要给自己的是不找太多理由;难道这些离了骆超的人就不成功了吗?如果您是跟随他做三生;难道他不走你就能成功吗?他走了;当初跟他进去的人就不成功了吗?一句话;对自己的行为要负责任;有担当;(声明;我不认识骆超;纯属客观的发表自己的想法)